%0 Journal Article %T 低温胁迫下巴旦杏的形态生理变化及抗寒性研究 %A 吉春容 %A 邹 陈 %A 陈丛敏 %A 刘立宏 %A 李新建* %J 中国沙漠 %D 2012 %X 莎车1号、英吉沙2号和莎车18号是新疆喀什地区巴旦杏的主栽品种。通过测定低温胁迫下细胞膜透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对巴旦杏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冻害分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降低,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枝条细胞膜受损程度在加重。引起巴旦杏品种低温伤害的临界温度范围为-24~-27℃,3个品种枝条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4.9℃、-29.3℃、-27.7℃,英吉沙2号的抗寒性较强。随处理温度降低,巴旦杏枝条基础荧光(Fo)值逐渐上升,至某一温度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光系统(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呈明显下降趋势。-24~-27℃左右的低温会造成PSⅡ结构的损伤,且品种抗寒性越差,PSⅡ结构受损越明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巴旦杏品种中,英吉沙2号抗寒性较强,莎车18号次之,莎车1号抗寒性较弱。 %K 巴旦杏 %K 低温胁迫 %K 相对电导率 %K 半致死温度(LT50) %K 叶绿素荧光 %U http://zgsm.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22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