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期垄作稻田腐殖质稳定碳同位素丰度(δ13c)分布特征 %A 唐晓红** %A 罗友进 %A 任振江 %A 吕家恪 %A 魏朝富 %J 应用生态学报 %P 985-991 %D 2011 %X 研究了四川盆地丘陵区连续16年垄(宽垄)作稻田土壤稳定碳库腐殖质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为宽垄作>垄作>水旱轮作.腐殖质碳以胡敏素为主,占土壤碳含量的21%~30%,提取碳以胡敏酸为主,分别占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的17%~21%和38%~65%.土壤有机碳的δ13c值介于-27.9‰~-25.6‰,20~40cm和0~5cm土壤有机碳δ13c值之差约为1.9‰.土壤胡敏酸δ13c值比土壤有机碳低1‰~2‰,更接近于油菜和水稻秸秆及根系的δ13c值.土壤富里酸δ13c值分别较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高2‰和4‰.耕作层和犁底层胡敏素δ13c值分别介于-23.7‰~-24.9‰和-22.6‰~-24.2‰,δ13c值的变化反映了耕层中腐殖质的新老混合现象.各有机组分δ13c值递减顺序为:胡敏素>富里酸>土壤有机碳>稻草(油菜)残体>胡敏酸.长期水稻种植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同时,耕作方式影响土壤腐殖质δ13c在耕作层和犁底层中的分布格局. %K 垄作 %K 有机质 %K 腐殖质 %K 稳定碳同位素丰度(δ13c) %K 稻田 %U http://www.cjae.net/CN/abstract/abstract123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