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秦岭秀雅杜鹃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的aflp分析 %A 赵冰** %A 徐曼 %A 司国臣 %A 李厚华 %A 张延龙 %J 应用生态学报 %P 2983-2990 %D 2012 %X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秦岭地区7个秀雅杜鹃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52e41、m62e46和m64e94等3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82条dna片段,其中151条是多态的,多态位点比率为83.1%.7个秀雅杜鹃种群所检测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nei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的变化趋势一致,其排序为眉县种群>柞水种群>镇安种群>户县种群>宁强种群>南郑种群>周至种群.popgene分析表明,秀雅杜鹃在物种水平(ppl=91.22%,i=0.7217,h=0.5095)和种群水平(ppl=77.56%,i=0.6409,h=0.4725)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7.26%,说明有92.74%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部.amova分析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85.3%的变异发生在种群内,14.7%的变异发生在种群间,说明秀雅杜鹃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部.upgma聚类分析表明,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种群间的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最后提出了秦岭地区秀雅杜鹃种质资源的保护策略. %K 秀雅杜鹃 %K aflp %K 多态位点 %K 遗传变异 %K 资源保护 %U http://www.cjae.net/CN/abstract/abstract187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