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陕北半干旱区沟垄覆膜集水模式下糜子边际效应及生理特性 %A 屈洋 %A 苏旺 %A 李翠 %A 高金锋 %A 高小丽 %A 王鹏科 %A 冯佰利** %A 柴岩 %J 应用生态学报 %P 776-782 %D 2014 %X 通过连续3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陕北半干旱区不同沟垄覆膜集水模式下糜子边际效应和生理特性.试验设4种不同的沟垄宽度(带型),垄∶沟分别为40cm∶40cm(p40)、60cm∶60cm(p60)、80cm∶80cm(p80)、100cm∶100cm(p100),对照为露地平播(nm).结果表明:随着沟垄宽度的增大,糜子的产量边际效应指数和边际效应增大,边行的增产作用呈上升趋势,最大增产率达207.7%,而中行的增产作用呈下降趋势,增产幅度最低仅为103%.带型60cm∶60cm的糜子产量在3年中均为最高.同一处理内,边行对糜子产量的贡献率大于中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带型边行的叶绿素含量、chla/chlb、光合速率均大于中行;沟垄宽度越大,边行的光合能力越强,中行的光合能力越弱.带型60cm∶60cm是陕北半干旱区糜子种植的适宜带型. %K 糜子 %K 沟垄覆膜集水模式 %K 边际效应 %K 生理特性 %K 陕北半干旱区 %U http://www.cjae.net/CN/abstract/abstract19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