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红壤侵蚀地马尾松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的变化 %A 吕茂奎 %A 谢锦升 %A ** %A 周艳翔 %A 曾宏达 %A 江军 %A 陈细香 %A 胥超 %A 陈坦 %A 付林池 %A  %J 应用生态学报 %P 37-44 %D 2014 %X 选择红壤侵蚀区本底条件相似而恢复年限不同的马尾松林为对象,以侵蚀裸地和次生林为对照,结合时空代换法对侵蚀地植被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分配比例及其向保护性有机碳转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0~30年)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储量随恢复年限极显著增加.植被恢复7~11年,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其分配比例也明显升高,而恢复至27年和30年后分配比例保持在较稳定水平,说明植被恢复初始过程主要以非保护性有机碳的形式积累,而长期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呈相对稳定状态;0~10cm和10~20cm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向保护性有机碳的转化速率常数(k)与恢复年限分别呈极显著相关和显著相关,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逐渐向保护性有机碳转化.? %K 退化红壤 %K 轻组有机碳 %K 颗粒有机碳 %K 植被恢复过程 %K 碳转化速率常数 %K 马尾松林 %U http://www.cjae.net/CN/abstract/abstract193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