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位调控对崇明东滩围垦区滩涂湿地芦苇和白茅光合、形态及生长的影响 %A 仲启铖 %A 王江涛 %A 周剑虹 %A 欧强 %A 王开运** %J 应用生态学报 %P 408-418 %D 2014 %X 于2011年植物生长季,研究了长江口崇明东滩围垦区滩涂湿地3个地下水位梯度(低水位、中水位和高水位)下芦苇和白茅的光合、形态和生长特征,以及土壤温度、湿度、盐度和无机氮含量等土壤因子.结果表明:在生长旺期,芦苇叶片光合能力在高水位显著低于低水位和中水位,白茅叶片光合能力在3个水位梯度间无显著差异.整个生长季内,在单株水平,芦苇形态和生长指标总体上在中水位最优,白茅大多数形态和生长指标在3个水位梯度间差异不显著;在种群水平,芦苇植株密度、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在高水位最大,白茅植株密度、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在低水位最大.生长季初期,3个水位梯度间0~20cm土层芦苇根状茎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0~20cm土层白茅根状茎生物量在高水位显著低于低水位和中水位.作为围垦前的原生湿生植物,芦苇在3个水位梯度下表现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不同水位梯度下土壤因子和白茅竞争强度不同.合理调控围垦区滩涂湿地水位可以抑制中生草本植物白茅的生长和繁殖,有助于以芦苇为单优势种的原有湿地植物群落的恢复. %K 长江口 %K 围垦区滩涂湿地 %K 水位调控 %K 芦苇 %K 白茅 %U http://www.cjae.net/CN/abstract/abstract194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