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对“水平荷载桩桩土共同作用全过程分析”讨论的答复 %A 王成 %J 岩石工程学报 %P 118-119 %D 2002 %X 笔者的论文“水平荷载桩桩土共同作用全过程分析”(以下简称原文)引起了吴恒立教授的关注,笔者感到很高兴,对吴恒立教授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1)原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①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桩与土的共同作用研究长期限于弹性范围,即或考虑了桩侧土的非线性抗力表现,桩身依然为弹性(例如,弹性地基反力法),桩土接触界面基本上未专门研究。事实上,桩身、桩土界面及桩侧土在较大变形下均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由于现行规范对桩承受水平力有较严格的限制[2],采用上述弹性分析可以基本满足工程要求,而深入的全过程分析由于其复杂性和计算手段的困难长期未有显著推进。②大型 %K 全过程分析 %K 水平荷载桩 %K 共同作用 %K 水平荷载作用 %K 双参数法 %K 地基反力法 %K 非线性本构关系 %K 计算模型 %K 推力桩 %K 桩土 %U http://www.cgejournal.com/CN/abstract/abstract108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