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致死方式对罗非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A 方静 %A 黄卉 %A 李来好 %A 杨贤庆 %A 郝淑贤 %A 魏涯 %A 岑剑伟 %A 戚勃 %J 南方水产科学 %P 13-18 %D 2013 %R 10.3969/j.issn.2095-0780.2013.05.003 %X 为了改善鱼肉的品质,文章通过测定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ca2+-atp酶活性以及鱼片色泽和质构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评价了4种不同致死方式(ⅰ.鳃部放血;ⅱ.冰激致死;ⅲ.敲击头部致死;ⅳ.敲击头部后放血)对罗非鱼(oreochromissp.)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期间4个组的tvb-n显著增大,但ⅱ组和ⅲ组的tvb-n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有利于鱼片冰藏期的保鲜;4个组鱼片的ca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ⅲ和ⅳ2种宰杀方式有利于保持ca2+-atp酶活性;4个组的亮度(l*)、红绿色值(a*)和黄蓝色值(b*)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ⅰ和ⅳ2种宰杀方法使鱼片l*较大而a*较小,但4组之间b*无显著差异;鱼片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其中ⅲ组的质构品质保持得最好。综合以上所有指标,可以认为ⅲ组最有利于罗非鱼片的保鲜,其次为ⅱ组。 %K 罗非鱼 %K 致死方式 %K 挥发性盐基氮 %K ca2+-atp酶活性 %K 色泽 %K 质构分析 %U http://www.schinafish.cn/CN/abstract/abstract90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