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西沙海域2种灯光作业渔船的捕捞特性及其技术效率分析 %A 颜云榕 %A 冯波 %A 卢伙胜 %J 南方水产科学 %P 59-64 %D 2009 %R 10.3969/j.issn.1673-2227.2009.06.011 %X 根据2008年渔港抽样调查数据,应用随机生产边界法和方差分析对中、西沙海域作业的灯光围网船和灯光罩网船的捕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渔获物以颌圆鲹(decapteruslajang)、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扁舵鲣(auxisthazard)、羽鳃鲐(rastrelligerkanagurta)、鲔(euthynnusalleteratus)和大目金枪鱼(thunnusobesus)为主,灯光罩网主要渔获种类为柔鱼(ommastrephesspp.)、蓝圆鲹和颌圆鲹。灯光围网船每网次产量为1.00~12.52t,平均4.72t,单位功率网次产量3.38~37.84kg·kw-1,平均16.96kg·kw-1。灯光罩网船单船网次产量为49.40~451.49kg,平均179.87kg,单位功率网次产量0.22~2.05kg·kw-1,平均0.77kg·kw-1。灯光围网船技术效率34.7%~91.7%,平均69.4%。灯光罩网船技术效率50.4%~92.1%,平均78.2%。方差分析表明,影响灯光围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作业渔区数;影响灯光罩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网衣长度。 %K 灯光罩网 %K 灯光围网 %K 随机生产边界法 %K 捕捞能力 %K 中、西沙海域 %U http://www.schinafish.cn/CN/abstract/abstract83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