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频度分布 %A 何天明 %A 陈学森 %A 张大海 %A 徐麟 %A 刘宁 %A 高疆生 %A 许正 %J 园艺学报 %P 17-22 %D 2007 %X 对华北、中亚和准噶尔—外伊犁3个生态地理群的520余份中国杏种质资源部分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试验和野外考察。结果表明:①中国杏三大生态地理群品种、类型或株系自交坐果率平均值均≤2.0%,自交不亲和及部分自交不亲和株率均>90%,总体上表现为自交不亲和,但同时也发现了个别自交结实率高(9.9%~18.0%)的自交亲和种质;②3个生态地理群败育花比率均在40%以上,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而就某一品种来讲,其败育花率相对稳定;③油杏性状在中亚生态地理群品种中的频度高达76.6%,而其它两个生态地理群皆为毛杏;④相对于伊犁野杏(平均单果质量8.2g)和中亚品种群(23.2g),大果性状在华北生态地理群中为优势性状(51.4g);⑤三大生态地理群离核的比率均高于粘核比率,野杏类型的离核频度高达94.6%,而华北杏仅为58.8%;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中亚杏最高(18.5%),而华北杏在华北(13.1%)和新疆(16.1%)两地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一性状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⑦伊犁野杏、中亚杏及华北杏甜仁比率分别为0.9%、93.1%和44.4%。对人为选择和自然选择在部分性状的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K 杏 %K 生物学性状 %K 频度 %K 生态地理群 %K 进化 %U http://www.ahs.ac.cn/CN/abstract/abstract10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