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豇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A 何生根 %A 黄学林 %A 傅家瑞 %J 园艺学报 %P 153-157 %D 2002 %X 吸胀而未萌发的豇豆(vignaunguiculatal.)种子检测不到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直至萌发开始(吸胀后36h)才在胚芽、子叶和胚轴测到pao活性,此后各部分的pao活性以不同速度增加,而胚根一直没能检测到pao活性。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胺(chm)吸胀处理可显著抑制萌发种子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同时强烈抑制种子的萌发;核酸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处理对豇豆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以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则远不及chm处理。豇豆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都明显高于光下。适宜浓度的腐胺和cucl2吸胀处理也可提高胚芽和子叶的pao活性。 %K 豇豆 %K 多胺 %K 多胺氧化酶 %K 种子萌发 %K cu2+ %U http://www.ahs.ac.cn/CN/abstract/abstract25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