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延吉盆地多期不整合面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A 张吉光 %A 乔德武 %A 金银姬 %A 刘艳杰 %A 邓传伟 %A 丛培泓 %A 张冬花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P 1772-1778 %D 2013 %X 延吉盆地是一个后期改造较为强烈的断陷盆地。应用地震、地质、测井资料识别出延吉盆地中存在6个较大的不整合面,它们以角度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2种类型为主。分析认为,燕山Ⅰ、Ⅱ幕运动形成了盆地雏形,燕山Ⅳ幕运动则使盆地回返,此期出现大量高岭石(40%),表明其与大气水淋滤等有关。短暂沉降后(龙井组),燕山运动晚期(Ⅴ幕)发生的又一次大规模以南北挤压为主的构造运动,导致南北两翼抬起幅度巨大,剥蚀厚度超过700m,盆地中部剥蚀厚度大约为300m。不整合面是划分三大构造层(前断陷期、断陷期、坳陷期)的依据。其早白垩世铜佛寺组和大砬子组间的整合关系利于油气的生成。不整合面既可改善储集体的渗透性,又是形成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初步预测与不整合有关的油气藏(侵蚀残丘、地层超覆不整合、断层坡折)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K 延吉盆地 %K 多期不整合 %K 构造层 %K 油气 %U http://xuebao.jlu.edu.cn/dxb/CN/abstract/abstract100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