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黑龙江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A 赵元艺 %A 王江朋 %A 赵广江 %A 崔玉斌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P 1676-1688 %D 2011 %X 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境内,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在包括多宝山矿床在内的矿集区范围内资源丰富,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以及热液型金矿床。在系统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矿集区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认为复活了的基底构造对铜元素的迁移、富集和贫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矿集区北西段为矽卡岩型铜铁矿矿床与热液型铜钼矿,中部为斑岩型铜钼矿,南东段为热液型金矿。加里东期斑岩铜矿是矿集区最早形成的矿床,其后的海西期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矿田范围的矿床起到保护以及促进新矿床的形成作用。矿集区矿床(点)严格受北西向弧形构造控制,围岩为多宝山组与铜山组中酸性火山岩。在北西向弧形构造带外侧存在一个面积达228km2的铜的降低场;此外,在矿带周围、矿体上盘和矿体前缘的安山岩中均出现了铜的降低场,成矿物质铜与金主要由围岩地层提供。铜矿床的硫同位素显示幔源的特点。成矿由早期到晚期,热液以岩浆水为主变为以雨水为主。争光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天然水的混合。三矿沟地区、育宝山地区等已经发现斑岩铜矿的地区,应该注意热液型金矿的找矿。铜山与小孤山地区为斑岩铜矿的重点找矿地区,在争光地区适宜开展铅锌矿产的找矿工作。 %K 矿集区 %K 成矿规律 %K 找矿方向 %K 多宝山 %U http://xuebao.jlu.edu.cn/dxb/CN/abstract/abstract959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