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河南省Mo矿区域成矿模式与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A 彭翼 %A 何玉良 %A 曾涛 %A 钟江文 %A 许国丽 %A 苏小岩 %A 谌军 %A 彭松民 %A 李震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P 1262-1275 %D 2013 %X 对河南省不同时期Mo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进行了归纳,建立了主要类型Mo矿成矿模式,总结了成矿规律;进而通过综合信息数据处理,讨论了不同类型Mo矿预测要素的提取,建立了符合地质概念模型的斑岩-矽卡岩型Mo矿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占绝对主要地位的早白垩世Mo矿受控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东秦岭-大别陆内岩浆弧,强烈的岩浆活动造成浅源浅成快速冷侵位的粗粒花岗岩大岩基与控制Mo矿的深源浅成热侵位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侵入角砾岩小岩体在同一剥蚀平面紧密共生,不仅存在“小岩体成大矿”的规律,而且存在大岩基边缘和旁侧成大矿的规律。相同特征的矿产因所处地质背景的不同而预测要素有所差异,但通常可以根据剩余重力低-ΔT化极正磁异常及其梯度模来拟合岩体与接触带,以Mo主成矿因子得分正异常和Pb-Zn-Ag主成矿因子得分负异常确定斑岩-矽卡岩型Mo(W)矿的成矿范围。通过CSAMT-SIP-裂隙地球化学联合剖面测量可有效预测隐伏矿体部位。 %K 花岗岩 %K 花岗斑岩 %K Mo矿 %K 成矿模式 %K 成矿规律 %K 综合信息 %K 预测模型 %U http://xuebao.jlu.edu.cn/dxb/CN/abstract/abstract99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