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麦 玉米轮作区西农979不同器官氮素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A 邵云 %A 李万昌 %A 冯荣成 %A 姜丽娜 %A 姚利娇 %A 李春喜 %J 麦类作物学报 %P 77-81 %D 2011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1.02.013 %X 为了解华北地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小麦不同器官氮素吸收、分配及转运的差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西农979为供试品种,于小麦的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植株样品,对其叶、叶鞘、茎、穗轴、颖壳和籽粒的干物重及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成熟时,不同器官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籽粒>叶>叶鞘>颖壳>茎>穗轴,氮积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籽粒>叶鞘>叶>茎>颖壳>穗轴,即氮在籽粒中分配和积累量最大,叶是最大的氮素“源器官”。在不同生育阶段,拔节至抽穗期的氮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最大。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籽粒氮收获指数达到68.48%,而叶对籽粒的氮转运贡献率达到54.52%;拔节至抽穗期氮素吸收比例占全生育期的48.07%,故而底施氮肥与拔节期追氮的比例控制在5∶5为好。 %K 小麦 %K 玉米轮作 %K 器官 %K 氮 %K 吸收 %K 转运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2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