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普通小麦籽粒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A 杨兴圣 %A 梁子英 %A 李华 %A 沈玮囡 %A 李美霞 %A 奚亚军 %A 王竹林 %A 刘曙东 %J 麦类作物学报 %P 1119-1127 %D 2013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6.009 %X 为给小麦遗传育种中籽粒性状改良提供参考,以小麦大粒品系0911-46为母本与小粒品系42杂交产生P1、P2、F1、BC1、BC2和F2共4个世代6个群体,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粒重、粒长、粒宽、粒厚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千粒重、粒宽、粒厚都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2对粒重主基因都具有正向加性效应,可以增加粒重,但其互作效应有正有负且互相抵消,对粒重影响不大。粒宽和粒厚的显性效应为正向作用,有利于增加籽粒体积。粒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无主基因。千粒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BC1、BC2、F2三个分离世代分别为88.02%、78.53%、87.82%;粒长多基因遗传率在3个分离世代分别为71.95%、61.64%、62.93%;粒宽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3个分离世代分别为43.90%、32.69%和68.47%;粒厚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在3个世代分别为50.01%、42.86%和68.63%。所有籽粒性状中以粒重的遗传力最高。 %K 小麦 %K 籽粒特性 %K 遗传模型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6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