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播量与追氮量对BNS型杂交小麦灌浆期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A 冯素伟 %A 丁位华 %A 胡铁柱 %A 李小军 %A 张自阳 %A 茹振钢 %J 麦类作物学报 %P 1174-1180 %D 2013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6.018 %X 为了明确BNS型杂交小麦的高产形成机理,以3个不同类型的BNS型杂交小麦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量与追氮量下BNS型杂交小麦生育后期的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品种相似,BNS型杂交小麦的冠层性状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呈规律性的变化。花后13d时,冠层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上升,至花后20d时达最大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此时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而下部叶片急剧衰亡;冠层中上部叶面积指数因品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叶片功能期越长产量越高;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冠层透光率亦有所不同。冠层中上部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在灌浆中期随叶面积指数的下降而降低,灌浆后期透光率增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冠层结构及产量因素受播量与追氮量的影响不同,杂交小麦生育后期受播量与追氮量的影响较大。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杂交小麦高产的技术保证。 %K 播量 %K 追N量 %K 杂交小麦 %K 生育后期 %K 冠层结构 %K 产量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61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