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滴灌模式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A 商健 %A 刘义国 %A 姜雯 %A 张洪生 %A 林琪 %A 赵长星 %J 麦类作物学报 %P 483-488 %D 2013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3.014 %X 为给冬小麦滴灌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青麦7号为材料,在全生育期灌水定额(1800m·hm-2)相同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种滴灌模式(T3:一管三行、T4:一管四行、T5:一管五行、T6:一管六行)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灌溉处理(CK)相比,滴灌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显著升高,胞间CO2浓度(Ci)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不同滴灌模式间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也存在差异,灌浆前期Pn、Gs、Tr表现为T5>T4>T6>T3,灌浆后期表现为T5>T4>T3>T6。不同处理间产量表现为T5>T4>T6>T3>CK,且差异显著,其中T5比CK增产61.1%。在4个滴灌处理中,T5处理经济收益最高。说明一管五行滴灌模式最有利于冬小麦花后光合作用及高产高效。 %K 冬小麦 %K 滴灌模式 %K 光合特性 %K 产量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3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