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野生二粒小麦粒重QTLs位点分析 %A 程啸天 %A 萧峰 %A 丰宇凯 %A 吴莎莎 %A 丁明全 %A 周伟 %A 戎均康 %A 孙丽英 %J 麦类作物学报 %P 298-303 %D 2014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4.03.03 %X 为了挖掘野生二粒小麦的优异基因资源,对从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引进的一套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为遗传背景的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渐渗系(Introgressionlines,渐渗系)进行了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考查了构成粒重的三个重要因子即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结果表明,8个渐渗系(3AS、7AL、5AS、1BS、7AS、3BL、2AL、1BL)的籽粒显著宽于亲本,推断在这些染色体臂上至少有一个正效QTL控制野生二粒小麦的粒宽;同样可以推断,12个控制野生二粒小麦粒长的正效QTLs分别定位在2AS、7AL、1BL、4BS、3AS、7BS、4BL、7AS、5BS、2BS、3AL、6AS上;5个控制野生二粒小麦千粒重的正效QTLs分别定位在7AS、4BS、7AL、1BS、6AS上。各粒重构成因子关联性分析表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主要受遗传因素调控,粒长和粒宽都与千粒重显示出较高的遗传相关性。 %K 野生二粒小麦 %K QTL %K 粒重 %K 遗传定位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3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