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8个黄淮海地区推广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A 傅晓艺 %A 张士昌 %A 李孟军 %A 单子龙 %A 高欣娜 %A 赵彦坤 %A 史占良 %A 何明琦 %A 底瑞耀 %A 韩然 %A 郭进考 %J 麦类作物学报 %P 43-47 %D 2014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4.01.08 %X 为给小麦育种中种质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信息参考,利用78对核心SSR引物对参试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基因组扫描,并通过ntsys2.11软件对其4个农艺性状、5个品质指标和SSR标记进行了聚类分析。78对引物在18个品种中扩增出268条多态性带,每个引物2~9条,平均3.44条。18个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第Ⅰ类包括13个品种,第Ⅱ类包括5个品种。第II类的农艺和品质指标都比第Ⅰ类高,其中面团稳定时间与第Ⅱ类差异明显,平均为13.2min。聚类结果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吻合。18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5~0.86,平均为0.67。参试小麦品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但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狭窄。 %K 小麦 %K 农艺性状 %K 品质性状 %K 遗传多样性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1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