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川小麦主要矮秆基因的分子鉴定 %A 周强 %A 袁中伟 %A 欧俊梅 %A 任勇 %A 杜小英 %A 陶军 %A 李生荣 %A 刘登才 %J 麦类作物学报 %P 1624-1630 %D 2015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5.12.003 %X 为系统研究四川小麦品种主要矮秆基因的组成,应用Rht-B1b和Rht-D1b基因的STS标记及Rht8基因的连锁SSR标记,对26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品种(系)具有Rht8基因连锁标记的频率为54.6%,Rht-D1b基因的频率为37.4%,Rht-B1b基因的频率为15.3%。与前人的研究比较发现,四川小麦Rht8连锁标记的频率高于全国平均值,而Rht-B1b和Rht-D1b的频率都低于全国平均值。这3种矮秆基因一共构成了8种组合类型。为分析不同基因组合对株高的影响,对连续种植3年的125份材料进行了测定。这些材料中,不含3种基因的类型占12.8%,仅含有Rht8的类型最多(33.6%),其次为仅含有Rht-D1b基因的类型(20%);同时含有Rht8基因和Rht-D1b基因的类型占17.6%;含有Rht-B1b基因的组合类型所占比例较少(都低于10%)。矮秆基因的降秆强度表现为:Rht-D1b>Rht-B1b>Rht8。同时具有3种矮秆基因的材料,其降秆强度最大,其次为含有2种矮秆基因的组合类型。 %K 小麦 %K 四川 %K 矮秆基因 %K 分子标记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12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