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川小麦幼胚脱分化特性研究 %A 伍碧华 %A 杨瑞武 %J 麦类作物学报 %P 25-30 %D 2001 %R 10.7606/j.issn.1009-1041.2001.02.036 %X 本试验在N6分别附加2,4-D(简称培养基I)和2,4-D+KT(简称培养基Ⅱ)二种培养基上,对四川小麦推广品种、育种品质以及农家品种共45个材料的幼胚脱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系)愈伤组织形成期明显不同。表现为平均半愈期变动于2.0-11.0d之间;全愈期变幅进一步增大,最早的系4.5d(大粒早),晚的30d尚未全愈。其中,44.4%的材料脱分化进程较为整齐一致。(3)参试材料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变幅为65.63%-100.0%,其中,93.3%的材料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0%以上。(3)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平均变幅为0.00%-47.62%;多数材料在培养基间有波动,但其高低趋势具有相对一致性。(4)愈伤组织增殖能力在所试材料间差异明显,其中,愈伤组织产量最高者达245.50mg/胚(大粒早),最低者仅9.35mg/胚(繁六),50mg/胚以上的材料占17.8%。而培养基的作用则因材料而异,即一些材料在两种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产量相当;另一些材料在培养基Ⅱ上明显高于培养基I上的愈伤组织产量。(5)所试的16日龄幼胚在离体培养下有胚发芽现象,胚发芽率因材料和培养基而异,其中最重者达75.81%(大粒早),最轻者为0.00%。但是绝大多数能通过使用无KT培养基得以有效控制。 %K 小麦 %K 幼胚培养 %K 脱分化特性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1023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