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因型和环境及其互作对我国冬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 %A 郭世华 %A 王洪刚 %J 麦类作物学报 %P 45-51 %D 2006 %R 10.7606/j.issn.1009-1041.2006.01.015 %X 为了解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我国冬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选择北方冬播麦区有代表性的65个小麦品种(系),分别在6个省份的11个地点种植,对其部分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指标在不同小麦品种(系)以及不同地点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品质性状间相比,基因型(G)对籽粒硬度、环境(E)对千粒重、G×E互作对SDS沉淀值的影响较大。用AMMI模型(主效可加互作可乘)对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进行分析,G×E互作程度比较大的试点有北京、济南和徐州,比较小的为临汾试点,其中籽粒硬度和SDS沉淀值G×E互作程度较大的为北京和泰安试点,籽粒蛋白质G×E互作程度较大的为济南、烟台和徐州试点,千粒重G×E互作程度较大的为北京和徐州试点。不同品种的不同品质指标有不同的适宜地区,对于籽粒硬度,品种95(6)161、烟475在北京有较好的适宜性,原冬971在泰安有较好的适宜性;HS97-1、秦麦11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烟台、徐州有较好的适宜性;对于千粒重,农大3308、临旱917在北京,晋农218在济南,HS97-1在运城,中梁88303在烟台,豫农95027在徐州有好的适宜性;对于SDS沉淀值来说,中梁93646、中梁88303在北京,99G46、中91162在石家庄,L2-503、99G66在泰安,农大3383在运城,郑SP2027、临汾125在周口、徐州有好的适宜性。 %K 冬小麦 %K 品质 %K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K AMMI模型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011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