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特征的研究 %A 谭彩霞 %A 郭静 %A 陈静 %A 封超年 %A 郭文善 %A 朱新开 %A 李春燕 %A 彭永欣 %J 麦类作物学报 %D 2009 %R 10.7606/j.issn.1009-1041.2009.01.005 %X 为研究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的特征,以普通小麦品种秦麦11(粒重36.942mg/粒,淀粉含量61.02%)和中优9507(粒重50.636mg/粒,淀粉含量68.36%)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花后3d内检测不到其表达,花后4~6d这些基因开始表达.AGPase和SSS在花后12d左右表达量达到高峰,GBSSI和SBE在花后15d左右的表达量最大.自花后18d开始,各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中优9507在表达高峰期(即花后第12、15、18d)的酶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秦麦11,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整个灌浆期间中优9507的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高于秦麦11,尤其在灌浆中期差异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d的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酶活性间相关不显著,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属于转录后调控. %K 小麦 %K 淀粉合成酶基因 %K 荧光定量RT-PCR %K 基因表达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1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