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灌水对不同小麦品种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A 王德梅 %A 于振文 %A 张永丽 %A 王东 %J 麦类作物学报 %P 366-371 %D 2010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0.02.033 %X 为给黄淮海地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小麦品种(泰山23、潍麦8号和山农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灌水条件下,泰山23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高于开花后同化物,潍麦8号和山农12的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花后同化物。随灌水量的增加,泰山23和山农12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的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降低,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潍麦8号则反之。不灌水条件下,泰山23和潍麦8号的旗叶初始荧光强度(Fo)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高于山农12,表明缺水对泰山23、潍麦8号光系统PSⅡ的影响小于山农12。随灌水量的增加,泰山23的旗叶光合速率、Fo、Fv/Fm和Fv/Fo的变化幅度较小,表明泰山23的旗叶光合性能较其他品种稳定。同一灌水条件下,籽粒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为泰山23>潍麦8号>山农12,收获指数为山农12>泰山23>潍麦8号。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泰山23最优,潍麦8号次之,山农12最低;底墒水+拔节水是小麦获得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的最佳灌水模式。 %K 小麦 %K 灌水 %K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K 籽粒产量 %K 水分利用效率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23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