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淀粉含量不同的两类小麦品种籽粒淀粉积累及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A 王自布 %A 银永安 %A 曹连莆 %A 王泽民 %A 侯睿睿 %A 李卫华 %A 齐军仓 %J 麦类作物学报 %P 259-265 %D 2010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0.02.014 %X 为给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新疆灌溉农业条件下,选用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普通小麦品种新春24、E28(高淀粉含量组)和宁春16、安农9912(低淀粉含量组)为材料,测定了籽粒灌浆过程中总淀粉及淀粉组分的含量,同时测定了籽粒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starchsynthase,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starchsynthase,SSS)、淀粉分支酶(starchbranchingenzyme,SBE)和淀粉去分支酶(starchdebranchingenzyme,DBE)等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其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变化及淀粉积累特征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淀粉含量和低淀粉含量的小麦品种在籽粒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上均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发现,支、直链淀粉最终积累量取决于积累启动时间的早晚和积累速率的大小,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的早晚对其调节作用较小。不同类型籽粒中的GBSS、SSS、SBE和DBE酶活性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后12~24d不等。4个品种的GBSS酶活性均与直链淀粉的积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的积累速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的相关不显著。SBE和SSS酶活性与总淀粉的积累速率和支链淀粉的积累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的相关不显著。DBE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高淀粉含量的品种DBE活性与SSS、GBSS和SBE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K 小麦 %K 直链淀粉 %K 支链淀粉 %K 积累速率 %K 酶活性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2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