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A 陈志伟 %A 邹磊 %A 陆瑞菊 %A 王亦菲 %A 何婷 %A 杜志钊 %A 张艳敏 %A 黄剑华 %J 麦类作物学报 %P 158-162 %D 2010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0.01.031 %X 为给大麦耐低氮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溶液培养和大田产量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大麦苗期和成熟期各相关性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苗期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单株吸氮量、地上部干重和苗高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籽粒产量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相对性状的基因型变异为: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分蘖数>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籽粒产量>相对氮素利用率>相对苗高。相关分析表明,低氮胁迫下分蘖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苗高和成熟期相对籽粒产量间互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各性状的相对值中可以看出,大麦品种BI04表现最好,具有较强的耐低氮性,BI45表现最差,对低氮胁迫相对比较敏感。 %K 大麦 %K 耐低氮 %K 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K 单株吸氮量 %K 分蘖数 %K 籽粒产量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13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