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麦EMS突变群体的创建及功能评价 %A 齐新丽 %A 徐智斌 %A 裴洪翠 %A 胡鑫 %A 吴佳洁 %A 李宪彬 %A 王涛 %A 付道林 %J 麦类作物学报 %P 846-852 %D 2012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2.05.007 %X 为开展麦类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选用综合性状突出的大麦品种Tamalpais,通过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sulfonate,EMS)处理,创建了含有10389个M2单株的突变群体。该群体数据分析表明,温室条件下,6.21%的M2幼苗呈现叶片颜色变异;大田实验中,M2群体出现丰富的表型变异,主要包括幼苗匍匐、分蘖、株高、生育期、叶色、叶形、叶条纹、叶斑、穗部特征、育性等,其中幼苗匍匐、分蘖、株高、叶色、叶条纹、叶斑的突变频率分别为0.11%、6.03%、0.13%、2.5%、0.18%、0.17%。抽样调查显示,M2世代的胚坏死率较低,仅有9%左右的单株表现出过半的胚坏死率。运用TILLING技术成功获得大麦COI1同源基因的突变体,筛选结果同时表明,该突变群体的突变频率约为平均每673kb一个点突变。因此,Tamalpais群体突变表型丰富、TILLING检测可行,可作为麦类作物基因图位克隆与功能验证的重要素材,适用于麦类作物的正向和反向遗传学研究。 %K 大麦 %K 反向遗传学 %K 功能基因组学 %K TILLING %K COI1 %K 基因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5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