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水肥优化管理对渭北旱塬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A 王明英 %A 翟丙年 %A 金忠宇 %A 冯梦龙 %A 贾亮 %A 赵粉萍 %A 党松茂 %J 麦类作物学报 %P 705-710 %D 2013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4.014 %X 为筛选出适合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通过田间试验,以只施磷钾肥处理为对照,设置2种农户模式和5种水肥优化模式,研究优化施氮、补灌、秸秆覆盖、配施有机肥等措施集成的水肥管理模式对渭北旱塬冬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由苗期开始群体数量不断增加,至返青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小麦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变化趋势,以拔节至灌浆期积累最快。优化模式的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农户模式、对照分别提高21.8%和31.0%。在8个处理中,优化模式32[基施纯氮、磷(P2O5)、钾(K2O)、有机肥分别为87、120、45和30000kg·hm-2,拔节期追氮43kg·hm-2,秸秆覆盖为4500kg·hm-2,拔节初期灌水65mm]产量最高,为6372.42kg·hm-2,比农户模式和对照分别增产23.5%和85.6%,是渭北旱塬南部有限灌溉条件下最适宜的冬小麦栽培技术模式。优化模式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比农户模式分别增加5.8%~18.8%和3.6%~19.1%,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K 冬小麦 %K 水肥优化管理 %K 产量 %K 群体动态 %K 干物质积累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4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