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覆膜穴播方式对旱地小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积累的影响 %A 谢永春 %A 张平良 %A 郭天文 %A 姜小凤 %A 侯慧芝 %J 麦类作物学报 %P 836-843 %D 2015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5.06.15 %X 为明确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下旱地小麦土壤氮素的转化规律,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全膜覆土穴播、传统地膜穴播和露地穴播冬、春小麦苗期、拔节期和收获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次性基施氮肥后的第3年,0~6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硝态氮大部分累积在土壤中下层(80~160cm)。随着春(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呈“S”型变化,在120~160cm土层会出现一高峰值。相比露地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地膜穴播能更好地利用0~80cm土层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在耕层土壤中较高,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全膜覆土穴播和传统地膜穴播减少了春(冬)小麦各生育时期0~60cm土层的铵态氮含量。 %K 全膜覆土穴播 %K 旱地 %K 小麦 %K 硝态氮 %K 铵态氮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61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