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氰草津对小麦安全性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A 吴仁海 %A 孙慧慧 %A 苏旺苍 %A 马毅辉 %A 鲁传涛 %A 薛飞 %A 王恒亮 %A 张玉聚 %J 麦类作物学报 %P 714-721 %D 2015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5.05.21 %X 为给氰草津在麦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冬前、起身、孕穗和抽穗4个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氰草津,通过目测小麦药害程度、测定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方法探讨氰草津在小麦田适用的时期和剂量。结果表明,冬前及次年小麦起身期喷施氰草津675~1350g·hm-2(有效成分),小麦表现0~1级药害,小麦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孕穗期及抽穗期使用氰草津,小麦表现2级以上药害,并减产40%以上。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表明,起身期喷施中、低剂量氰草津,药后3d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光下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药后10d恢复到与对照相当的水平,说明起身期喷施氰草津675~900g·hm-2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孕穗期及抽穗期喷施不同剂量氰草津,造成小麦叶片Pn、Gs、Fv/Fm、ΦPSⅡ、ETR等参数显著下降,表明小麦叶片PSⅡ光反应中心受到损伤、电子传递受阻和光合量子捕获能力下降等非气孔因素导致光合能力和原初反应能力降低,最终造成小麦严重药害并减产。以上结果表明,氰草津安全使用期为冬前及小麦起身期,安全剂量为900g·hm-2以下,非安全期使用及过高使用剂量会对小麦产生严重药害。 %K 小麦 %K 氰草津 %K 药害 %K 光合作用 %K 荧光参数 %K 产量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52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