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九个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优质冬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的生育及品质表现 %A 刘婷婷 %A 王宝青 %A 杨珍平 %A 孙敏 %A 郝教敏 %A 杜天庆 %A 高志强 %A 杨武德 %J 麦类作物学报 %P 182-191 %D 2015 %R 10.7606/j.issn.1009-1041.2015.02.06 %X 为拓宽山西优质小麦品种资源,采用田间试验,分秋播(2010年9月28日)和春播(2011年2月28日)两个播种时期,研究了来自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9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晋中晚熟冬麦区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其中黄淮冬麦区品种为烟农19(冬性,强筋)、淮麦18(半冬性,中筋)和宁麦9号(冬性,弱筋),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品种为镇麦168(春性,强筋)、皖麦33(春性,强筋)、宁麦13(春性,弱筋)、扬辐麦2号(春性,弱筋)、扬辐麦4号(春性,弱筋)和扬麦15(春性,弱筋)。结果表明,烟农19和淮麦18在晋中麦区秋播可正常越冬,并获得相当的产量,且烟农19的成穗数和产量高于淮麦18;9个引进小麦品种在晋中麦区春播均可抽穗成熟,但因2010-2011年度秋冬春三季连旱,所有品种在苗期到拔节期受旱,因而均未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烟农19和淮麦18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秋播明显高于或优于春播。总体来看,在晋中麦区,烟农19和淮麦18适宜通过秋播种植加以利用,扬辐麦2号、宁麦9号有望通过春播种植加以利用。 %K 小麦品种 %K 晋中麦区 %K 秋播 %K 春播 %K 农艺性状 %K 产量性状 %K 品质性状 %U http://www.tcrop.net/mlzw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20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