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口油污湿地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特征 %A 王珍珍 %A 刘晓艳 %A 张新颖 %A 王君 %A 田翔 %A 蔡倩 %A 赵月 %A 陈艳 %A 曹正楠 %J 环境科学学报 %P 1026-1032 %D 2011 %X 溢油污染导致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在进行油污湿地植物修复中,弄清湿地植物的根际微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藨草、香蒲、水蓼、芦苇、茭白、旱柳6种代表性土著植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与活性、土壤酶活性和油类污染物含量等指标,研究发现实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土壤脱氢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油类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植物根系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高出非根际0~0.5个数量级,茭白根际土壤中微生物FDA活性比非根际高出11倍;植物促进了其根际土壤中脱氢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证明实验植物有利于改善其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及提高植物修复能力,有利于促进湿地沉积物中的油类污染物的矿化、降解与分布.研究初步阐明了长江口油污湿地的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特征,揭示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K 长江口 %K 油污湿地 %K 植物修复 %K 根际 %K 微生态环境 %U http://www.actasc.cn/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8230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