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滦河流域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风险评价与来源辨析 %A 曹治国 %A 刘静玲 %A 栾芸 %A 李永丽 %A 韩守亮 %A 刘宝艳 %A 王少明 %J 环境科学学报 %P 246-253 %D 2010 %X 在滦河上、中、下游和河口地区布设了15个采样点,对滦河流域的河水和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中PAHs总量为9.8~310ng·L-1,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量最高达478ng·g-1.城市地区河段中PAHs的浓度高于农村河段中PAHs的浓度,河口地区相对中游地区污染较轻.就组成特征而言,水中PAHs以3环(40.9%)、4环(56.2%)为主,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3环(30.0%)、4环(39.3%)、5环(15.8%)为主.总的来讲,3环、4环PAHs是滦河流域PAHs最主要的成分.地表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韩家营、瀑河口两个采样点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值(EBaP)分别为11.8、11.4ng·L-1,超出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CEPA)制定的EBaP=2.8ng·L-1的国家标准,存在不利的健康风险.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韩家营、上板城、乌龙矶地区的PAHs可能存在着对生物的潜在危害,剩余研究区域不存在生态风险.滦河水和表层沉积物PAHs主要表现为以草、木柴和煤燃烧来源为主的特征,部分样点存在燃油与木柴、煤燃烧的混合来源特征.瀑河口、大黑汀受石油源污染影响明显. %K 多环芳烃 %K 水 %K 沉积物 %K 分布 %K 风险 %K 来源 %U http://www.actasc.cn/hjkx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4130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