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蒙古西部呼伦陶勒盖地区花岗岩类的初步研究 %A 韩宝福 %A 张臣 %A 赵磊 %A 任荣 %A 徐钊 %A 陈家富 %A 张磊 %A 周印章 %A 宋彪 %J 矿物岩石 %D 2010 %X 靠近中蒙边界的内蒙古西部呼伦陶勒盖地区的中元古界和石炭系中产出数个花岗岩体,其中以英格特-巴格毛道岩体的出露面积最大,岩性变化显著,包括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含有围岩的残留体,并被年轻的花岗岩和伟晶岩等侵入。以前的资料显示该岩体是晚古生代形成的,而其他红色的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小岩体(如库楚乌拉和一连)是中生代形成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英格特-巴格毛德岩体的年龄为313±5Ma,相当于晚石炭世。原定为中生代的库楚乌拉和一连两个红色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277±2Ma和278±4Ma,相当于早二叠世,而侵入于英格特-巴格毛道岩体中的石英二长岩的年龄为130±2Ma,相当于早白垩世。晚石炭世花岗岩具有I-A型过渡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而早二叠世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属于铝质A型花岗岩。晚古生代花岗岩的共同特征是均以具正的εNd(t)值(0.90~3.43)为特征,具有新生地壳的性质,是内蒙古西部地区陆壳生长的标志。而早白垩世石英二长岩的εNd(t)值为-8.71,指示岩浆起源可能以壳源物质为主,有地幔物质参与。 %K 花岗岩类 %K 锆石年代学 %K 同位素 %K 地壳生长 %K 内蒙古 %U http://www.yskw.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60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