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攀西裂谷构造─岩浆活动及其成因探讨 %A 沈发奎 %J 矿物岩石 %D 1989 %X 本文主要讨论弯窿一火山型攀西裂谷的成因,岩浆深成作用与火山作用过程;弩窿梅造的发生、发展的演化历史,岩浆分异趋势及双峰式岩浆演化系列及其成因。攀西裂谷曾经历了岩石圈弯窿一除壳弯窿一次火山弯窿三个发展演化阶段。碱性岩浆作用与地壳隆开、地慢去气、热流汇聚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成弯作用最盛,岩浆碱度最高。随着陆壳破裂、开放、挥发分散逸,岩浆性质从强碱质一弱碱质一碱酸性转化。弯窿构造的发展演化阶段有机地控制了岩浆源和二次岩浆房的深度和岩浆演化特点,随着弯窿构造的发展演化,岩浆活动由深成慢源→中浅成慢源加嵌轻微混染→超浅成壳慢混合源逐渐演化,因而可以认为:弯窿一火山型裂谷发育的各个阶段,存在有低位→中位→高位的二次岩浆房.攀西裂谷属不发育的夭折裂谷,以演化时间长为特点,有利于岩浆深源(二次岩浆房内)结晶分异、液体不混容性分离作用和陆壳的同化混染作用等得以彻底进行,最终形成“双峰式”岩浆组合。 %K 弯窿火山型攀西裂谷 %K 碱性岩浆作用 %K 二次岩浆房 %K 双峰式岩浆组合 %K 岩浆源 %K 地慢交代作用 %U http://www.yskw.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89044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