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污灌湿地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现状及源分析 %A 吕晓磊 %A 王立 %A 马放 %A 刘丽艳 %A 李一凡 %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P 28-32 %D 2012 %R 10.11918/j.issn.0367-6234.2012.06.007 %X 为考察小清河污灌湿地中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和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HCH)的残留量及污染来源,并研究污染物(DDT和HCH)沿土壤垂直剖面的分布规律,对不同污灌区土壤样品进行索氏萃取、硅胶净化等预处理后,用气质联用仪测定HCH和DDT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湿地表层土壤中HCH和DDT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042和0204μg/kg,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ND~0225μg/kg和ND~1204μg/kg,远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的土壤DDT和HCH残留量一级标准限值005mg/kg,处于较低的残留水平;无污灌湿地HCH异构体残留量依次为β-HCH>α-HCH>γ-HCH,HCH残留主要是历史使用的农药残留和少量新成污染;湿地DDT污染主要以DDE形式存在,是历史使用的农药残留造成的;污灌降低了土壤中DDT和HCH的残留量,平均降低比率为6716%和78%;湿地土壤相同样点中DDT残留量高于HCH残留量;DDT残留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HCH残留质量分数随土壤深度变化无明显规律. %K 湿地土壤 %K 六六六 %K 滴滴涕 %K 源解析 %K 污水灌溉 %U http://journal.hit.edu.cn/hitxb_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6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