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夏季渔业生物学研究 %A 颜云榕 %A 冯波 %A 卢伙胜 %A 赖金养 %A 杜时强 %J 海洋与湖沼 %D 2012 %R 10.11693/hyhz201206021021 %X 采用自动鱿钓(AJ)和灯光罩网(LAFN)定点采样, 对南沙群岛北部海域(12—16°N, 112—116°E)鸢乌贼生长、繁殖、摄食及资源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灯光罩网渔获中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65—231mm, 体质量范围为6—580g; 自动鱿钓鸢乌贼胴长范围为108—215mm, 体质量范围为38—400g。自动鱿钓和灯光罩网鸢乌贼雌雄性比分别为32.0和1.4。南沙鸢乌贼雌性个体出现两个性腺发育高峰期, 即101—120mm与161mm以上胴长组, 4—7月为繁殖高峰期。鸢乌贼以大眼标灯鱼、尖头燕鳐等中上层鱼类为主, 还摄食同类以及钩腕乌贼属等其它头足类及少数蟹类, 雌雄个体摄食强度随胴长增加而增加。自动鱿钓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38pc/(line·h), 平均值为12pc/(line·h); 而灯光罩网CPUE为15—50kg/net, 平均值为35.7kg/net。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营养生态学研究价值, 灯光罩网是开展南海鸢乌贼渔业资源研究的较佳采样方式。 %K 南沙群岛海域 %K 鸢乌贼 %K 渔业生物学 %K 自动鱿钓 %K 灯光罩网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602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