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牡蛎幼虫光照实验提示复杂遗传背景下基因互作的多样性 %A 徐彩丽 %A 许飞 %A 王娇 %A 武长路 %A 于文超 %A 王晓通 %J 海洋与湖沼 %D 2015 %R 10.11693/hyhz20141200359 %X 为研究光照对牡蛎幼虫生长成活率的影响, 使用6 组牡蛎幼虫家系, 前三组为长牡蛎家系(GG1、GG2、GG3), 后三组为长牡蛎与葡萄牙牡蛎杂交家系(GA1、GA2、GA3), 其中GG1 与GA1母本相同, GG2 与GA2 母本相同, GG3 与GA3 母本相同; 每个家系分别在6 个光照梯度下从1 日龄饲养到10 日龄, 然后测量记录10 日龄幼虫在各个光照梯度下的壳高和成活率。结果表明, 在各个光照梯度下, 牡蛎幼虫的壳高都没有显著差异, 长牡蛎幼虫与杂交牡蛎幼虫之间的壳高也都没有显著差异, 但长牡蛎幼虫和杂交牡蛎幼虫均在58 lx 的光照强度下, 表现出最高的成活率, 这提示牡蛎育苗生产的前10 天应当保持这样的光照强度, 而杂交牡蛎幼虫在269 lx 和58 lx 两个光照梯度下的成活率均极显著的高于长牡蛎幼虫, 提示了长牡蛎与葡萄牙牡蛎之间具有亲和性并且其杂交后代存在杂种优势, 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长牡蛎与葡萄牙牡蛎同属一个物种的假设。而以壳高和成活率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 长牡蛎3 个家系幼虫的表型比较接近, 而杂交牡蛎幼虫的表型虽然具有靠近各自同母本长牡蛎幼虫的趋势, 但杂交家系之间差异非常大, 提示了高杂合度高异质性遗传背景下基因互作的多样性。 %K 牡蛎幼虫 %K 光照 %K 壳高 %K 成活率 %K 遗传背景 %K 基因互作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3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