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环渤海地区河流河口及海洋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特征和来源 %A 王润梅 %A 唐建辉 %A 黄国培 %A 陈颖军 %A 田崇国 %A 潘晓辉 %A 骆永明 %A 李军 %A 张干 %J 海洋与湖沼 %D 2015 %R 10.11693/hyhz20140800225 %X 2013 年8 月采集了环渤海地区35 条主要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样品, 12 月采集了渤海与北黄海24 个表层沉积物样品, 分析了其生物地球化学指标: 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C)和氮同位素(δ15N), 探讨该区域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特征及组成。研究表明: 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值在-26.4‰— -21.8‰, 平均值为-24.5‰; 渤海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值在-23.8‰— -21.7‰, 平均值为-22.3‰。河口表层沉积物TOC 含量在0.06%—3.87%, 平均值为1.31%; 渤海表层沉积物TOC 含量在0.52%—2.09%, 平均值为1.08%。河流δ13C 富集较轻, 偏向陆源; 海洋δ13C 富集较重, 偏向水生有机质来源。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的δ13C 值差异较明显, 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4.6‰, 但是流域地理位置距离近的河流δ13C 值差异不大。河流河口表层沉积物δ15N 在1.5‰—10.2‰, 平均值为5.5‰; 渤海表层沉积物δ15N 在4.4‰—5.6‰, 平均值为5.0‰。河流表层沉积物δ15N 范围比渤海表层沉积物δ15N 范围广, 原因是河流受陆源有机物影响, 且陆源有机物来源差异大。海洋表层沉积物δ15N 相对均一, 说明海洋表层沉积物δ15N 受物源影响较小, 体现了水体中有机质的转化和微生物活动对氮同位素的影响。本研究中表层沉积物的δ13C 与δ15N 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也体现了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根据经典的二元模式计算, 35 条河流陆源有机质的贡献比例范围为10%—90%, 平均值为60%; 渤海陆源贡献比例范围为10%—50%, 平均值为20%。河流有机质的来源以陆源有机质为主, 水生有机质为辅。渤海有机质的来源以水生有机质为主, 环渤海河流的陆源输入也有重要贡献。需要指出的是, 有机碳同位素(δ13C)、氮同位素(δ15N)和Corg/Ntotal 对有机质来源判别有一定局限性, 虽然稳定同位素有示踪性, 然而其成分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生物地球化学等过程的改造, 在使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示踪物源时, 须小心谨慎。 %K 总有机碳(TOC) %K 总氮(TN) %K 有机碳同位素(δ13C) %K 氮同位素(δ15N) %K 环渤海地区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3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