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家系构建及不同家系间生长性能比较 %A 罗坤 %A 夏永涛 %A 王斌 %A 孔杰 %A 苏兴雪 %A 许式见 %A 张大海 %J 海洋与湖沼 %D 2015 %R 10.11693/hyhz20140600158 %X 利用收集的两个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群体为材料, 采用群体间杂交的交配策略, 以人工授精技术和苗种标准化培育技术为方法建立了30 个俄罗斯鲟全同胞家系。在相同养殖条件下对5 月龄和14 月龄所有家系进行了50 尾个体体长、体重和家系存活率的测定, 对不同家系和不同时期的生长、存活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俄罗斯鲟个体体重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体长性状的变异系数, 5 月龄、14 月龄体重、体长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02%、31.46%、9.59%、10.65%;不同俄罗斯鲟家系间生长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在5 月龄阶段, F1205 家系增重最快,比所有家系均值高40.21%, 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120.83%, 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 14 月龄阶段,F1213 家系增重最快, 比所有家系均值高17.69%, 比增重最慢的家系高60.64%, 但不同月龄阶段俄罗斯鲟家系的特定增重率、绝对增重率及体重值排序并不一致; 两个标准化养殖阶段俄罗斯鲟家系的平均养殖存活率较高, 但变异系数较低, 分别为3.15%、5.28%。本研究结果表明, 俄罗斯鲟生长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和选育潜力, 并为下一步的遗传选育提供了选育材料。 %K 俄罗斯鲟 %K 家系 %K 群体间杂交 %K 人工授精 %K 生长表现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23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