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灭活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液抗菌活性的变化 %A 姚翠鸾 %A 吴长功 %A 相建海 %J 海洋与湖沼 %D 2007 %X 采用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注射灭活鳗弧茵,利用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鳗弧茵(Vibrio anguillarum)作为测试菌株,对在抑茵活性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抑茵圈法、辐射扩散法和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检测法进行了技术改进并比较了它们的检测效果,并检测了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初步分离的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主要组分的抗茵活性,进行了细菌攻毒前后中国明对虾血浆及血细胞抗茵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微量稀释检测法抑茵效果在三种方法串灵敏度最高,抑茵圈法灵敏度最低,但对于蛋白含量较高的样品,辐射扩散法被证明在抑茵活性检测方面更为适用。利用改进的辐射扩散法对灭活鳗弧茵攻毒前后的中国明对虾血细胞和血浆的抑茵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虽然感染后血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说明血细胞在受到免疫刺激后抗茵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加强。 %K 中国明对虾 %K 抑茵检测方法 %K 抑茵活力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010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