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人工雌核发育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AFLP分析 %A 王晓清 %A 王志勇 %A 柳小春 %A 谢中国 %A 詹炜 %A 谢芳靖 %J 海洋与湖沼 %D 2007 %X 采用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E-AAG/M-CAG、E-AAG/M-CTC、E-ACA/M-CAA;E-ACG/M-CAT、E-AGG/M-CAA、E-AGG/M-CTA)对冷休克法诱导的大黄鱼雌核发育家系G1、G2和对照组c1、c2的鱼苗及其亲本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共检出了33条雄亲特有条带(G1中13条,G2中20条)、31条雌亲特有条带(G1中16条。G2中15条)。家系G1的24尾鱼苗均无雄亲特有条带,雌核发育成功率为100%,G2家系中有3尾鱼苗各出现了不同数量的雄亲特有条带,属正常受精个体(12.5%),其雌核发育成功率为87.5%,两个家系平均雌核发育诱导成功率为93.75%。31条雌亲特有条带中有14条在雌核发育后代中出现了分离。对亲子间遗传关系的分析表明了雌核发育个体之间 的遗传差异最小,与雌亲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表明,雌核发育是促进基因纯合的一个有效途径。AFLP技术是鱼类雌核发育鉴定和遗传分析的有效方法。 %K 大黄鱼 %K 人工雌核发育 %K AFLP分析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7010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