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同种罗非鱼(Tilapia)不同地区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A 肖炜 %A 杨弘 %A 李大宇 %A 罗永巨 %A 邹芝英 %A 祝璟琳 %J 海洋与湖沼 %D 2010 %R 10.11693/hyhz201004010010 %X 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 选用36 对微卫星引物对罗非鱼原始群体和引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原始群体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保种的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 号”,ZA)、埃及尼罗罗非鱼(“99 品系”, ZN), 引种群体为广西水产研究所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培育的奥利亚罗非鱼群体(GA)和埃及尼罗罗非鱼群体(GN)。结果显示19 对引物具备多态性, 比率为52.8%, ZA 与GA 两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10、0.15、0.12, 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867, 平均近交系数(FST)与基因流(Nm)分别为0.0379、6.3408; 而ZN 与GN 两个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7、0.49、0.43,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696, 平均近交系数(FST)与基因流(Nm)分别为0.1146、1.9309。分析结果表明:(1) 两个奥利亚群体中ZA 与GA 遗传多样性小, 群体间遗传距离小, 相似度较高, 选育出的奥利亚群体遗传结构相对稳定; (2) 两个尼罗群体中ZN 与GN 遗传多样性适中, 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 相似度低, ZN 与GN 两个埃及尼罗群体具备进一步选育出新品系的潜力; (3) 基因座UNH896、UNH995、UNH999 可应用为鉴别奥利亚群体与埃及尼罗群体的特异性标记。 %K 奥利亚罗非鱼 %K 埃及尼罗罗非鱼 %K 微卫星 %K 遗传多样性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40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