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2012年冬季菲律宾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 %A 代鲁平 %A 李超伦 %A 孙晓霞 %A 吉鹏 %A 张武昌 %J 海洋与湖沼 %D 2014 %R 10.11693/hyhz20140100020 %X 为了解西太平洋菲律宾海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特征, 于2012年11月26日至2012年12月12日对菲律宾海上层海洋(0 - 200m)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站位分别位于受赤道逆流(NECC)、棉兰老流(MC)、北赤道流(NEC)和黑潮(KC)影响的海域。通过比较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用干重, 灰分, 无灰干重和含能量等指标表示), 探讨不同海流中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桡足类、毛颚类和水母类是菲律宾海浮游动物的三大主要类群。调查海域浮游动物丰度为11 – 116 ind./m3, NECC区平均丰度最高((96±28) ind./m3), 然后依次是MC区和KC区, NEC区最小((26±9) ind./m3)。在浮游动物生物量(干重)方面, 同样NECC区最高((3.25±1.11) mg/m3), 其次为MC区, 但是平均丰度最小的NEC区生物量超过KC区。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由于KC区的浮游动物具有更高的含水量以及较小个体所占比例较高。不同水团之间浮游动物灰分、无灰干重和含能量的分布特征与干重相一致。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显示, 上升流、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海流和温度等因素对浮游动物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K 浮游动物 %K 丰度 %K 生物量 %K 菲律宾海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10002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