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对重金属Hg2+的富集及相关生物标记物的识别 %A 陈晓聪 %A 张冉 %A 李成华 %A 包永波 %J 海洋与湖沼 %D 2015 %R 10.11693/hyhz20150100010 %X 以我国近海重要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为对象, 探讨了不同加标浓度Hg2+(2.5、5、7.5、10 μg/L)胁迫下菲律宾蛤仔鳃组织的富集效应, 测定了鳃和血细胞两个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细胞色素P450 (CYP414A1), 硫氧还蛋白(Trx)、金属硫蛋白(MT)、热休克蛋白(HSP70)以及溶菌酶(Lysozyme)8个基因的剂量和时序表达变化, 筛选了指示汞污染的生物标记物。研究结果表明: 蛤仔鳃组织对汞富集随时间延长和Hg2+浓度增加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在10 μg/L Hg2+剂量暴露48 h时达到(0.308±0.037) μg/g的最高富集量, 为对照组的21倍(P<0.01)。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 鳃CYP414A1和GPx基因分别在24 h和48 h的2.5 μg/L暴露组表达显著上调。鳃Lysozyme在24 h的7.5 μg/L处理组中表达显著上调, 鳃HSP70基因在48 h的7.5 μg/L处理组中呈现显著下调趋势(P<0.01)。鳃和血细胞中HSP70基因表达量在10 μg/L处理组中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处理组(P<0.01)。鳃CYP414A1和GPx基因、鳃Lysozyme和鳃HSP70、鳃和血细胞HSP70的表达结果可分别作为指示不同浓度汞污染的生物标记物, 其它基因的表达结果不符合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原则。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型生物标记物可较有效地反映海洋环境汞污染状况, 为利用生物标记物进行重金属Hg污染早期监测方法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的研究资料。 %K 菲律宾蛤仔 %K 汞 %K 生物富集 %K 生物标记物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42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