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河口涨潮槽的演变及治理 %A 沈焕庭 %A 李九发 %A 金元欢 %J 海洋与湖沼 %D 1995 %X 根据长江口1958—1987年的地形、水文测量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河口涨潮槽的形态特征、水文泥沙特性、形成原因与演变规律作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涨潮槽呈上口窄下口宽的喇叭形,延伸方向受口外潮波传播方向制约,潮波更多地呈现驻波性质;涨潮流起主导作用,余流方向指向上游,涨潮期含沙量大于落潮期;涨潮槽的水文泥沙特性有明显的大小潮、洪枯季和年际变化,其分布可从口外海滨一直延伸到潮流界;按成因涨潮槽可分为以涨潮流作用为主、由落潮槽被沙嘴分割和由落潮槽退化而成等3种类型;涨潮槽的利用与整治要因势利导,顺应其演变规律。 %K 河口 %K 涨潮槽 %K 长江口 %U http://www.marinejournal.cn/hyyhz/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5010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