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阳极溶出半微分电分析法──锡中痕量铅镉的测定 %A 王耀光 %A 林文如 %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 1981 %X 汞膜电极阳极溶出半微分电分析法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Goto等[1]提出,根据理论分析,电流对时间的半微分值e对电极电位E的关系曲线的形状具有极大与极小峰值,其正峰与负峰之间的距离(峰高)epp为:其中n、R、F分别为电极反应的电子数,气体常数和法拉弟常数;D、C分别为被测离子的扩散系数和浓度;v为动粘度,T为绝对温度,A为电极面积;N、v、tp分别为电极转速,电位扫描速率和预电解时间。 式(1)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峰高与被测离子浓度成正比,它是半微分电分析法的理论基础。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都可以与示差脉冲阳极溶出法相媲美。但仪器设备… %U http://xbzrb.fzu.edu.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81022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