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 %A 林玲 %A 章如意 %A 张昕 %A 邓晟 %A 徐敬友 %A 周益军 %J 棉花学报 %P 199-206 %D 2012 %R 1002-7807(2012)03-0199-08 %X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K 棉花黄萎病菌 %K 培养特性 %K 致病力分化 %K 致病类型 %K 江苏植棉区 %U http://journal.cricaas.com.cn:8083/Jweb_mhxb/CN/Y2012/V24/I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