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草甘膦对转EPSPS-G6基因棉花种质系配子育性的影响 %A 梅磊 %A 陈进红 %A 何秋伶 %A 祝水金 %J 棉花学报 %P 115-120 %D 2013 %R 1002-7807(2013)02-0115-06 %X 以转EPSPS-G6基因的抗草甘膦棉花种质系为材料,研究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植株现蕾后喷施不同浓度草甘膦后的花器形态结构和配子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的草甘膦处理对转EPSPS-G6基因的棉花种质系植株生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但现蕾后可导致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种质系花冠变小,花丝变短,柱头变长,花药皱缩、不能开裂,呈雄性败育的特征;高浓度(>30mmol·L-1)草甘膦处理尤其明显。花粉粒育性鉴定结果表明,草甘膦处理15~20d后转基因植株的花朵雄配子即完全败育,其中,低浓度(30mmol·L-1)下完全败育的时间为15d。低浓度草甘膦处理的花粉粒的完全败育持续时间约20d,高浓度草甘膦处理完全败育的持续时间更长。不同间隔时间喷施草甘膦的试验结果表明,间隔20d喷一次草甘膦,即可在首次喷药20d后保持完全不育。考虑到气候等因素,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可在现蕾初期喷施20mmol·L-1的草甘膦,每隔15d(遇特殊气候可延长5d)喷1次,共喷4次,即可进行不去雄杂交棉制种。 %K 草甘膦 %K 杀雄剂 %K 杂交制种 %K 不育机理 %U http://journal.cricaas.com.cn:8083/Jweb_mhxb/CN/Y2013/V25/I2/115